吉林省邮政分公司市场部(服务乡村振兴办)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现有青年员工9人,全部为党员。“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号召,更是我们青年党员肩上的责任。把庭院里的‘小菜园’变成致富的‘金钥匙’,这条路我们走对了!”小组长王健说。
2024年,这支青年团队以“小庭院 大经济”项目为依托,以“溯源直播+庭院经济”为抓手,探索出了一条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。
从“纸上谈兵”到“脚下有路”
“刚开始学政策文件,总觉得乡村振兴离我们很远。直到走进田间地头,才发现理论必须扎根泥土才能开花结果。”小组成员李雪回忆道。
吉林省分公司党委将理论学习作为青年成长的“第一课”。2024年,小组累计组织集中学习20余场,开展专题讲座10余次,足迹遍布全省20余个乡村。在一次关于“庭院经济”的专题研讨中,小组成员王涵巍提出:“农户庭院资源分散,如何规模化对接市场?”这一问题引发了激烈讨论,最终成为“小庭院 大经济”项目设计的核心切入点。
“在永吉县调研时,我们发现许多农户的庭院产品因销路不畅只能低价售卖。那一刻,我们意识到,邮政的渠道优势完全可以成为破局的关键。”小组成员宋兆辉在调研笔记中写道。理论学习的深化,让青年们从“政策学习者”转变为“问题解决者”。
“小庭院”链动“大市场”
“以前卖菜得凌晨3点去赶集,现在在手机上一点,邮政直接上门拉货!我去年多挣了3万元!”永吉县农户李国军指着自家庭院的黄瓜架,笑容满面。李国军是吉林邮政推广“溯源直播+庭院经济”模式的获益者。2024年5月,吉林省分公司启动“小庭院 大经济”项目,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。小组成员深入一线,遴选优质农户,依托社区团购平台,创新“溯源直播+庭院经济”双线联动模式。
“我们给李大哥的蔬菜贴上邮政标签,直播间里讲他坚持有机种植的故事,城市客户抢着下单!”小组成员秦浩然介绍,“品牌包装+故事营销”的方案让一场2小时的直播带动订单量突破500份,李国军的收入较往年增长40%。
项目启动仅1个月,吉林邮政开展的31场团购活动助力农户增收10余万元,拉动金融、寄递业务同比增长15%。小组成员还创新“四进”拓客法(进网点、进企业、进社区、进站点),将团购场景延伸至城市角落。
在通化市,小组成员与驻村第一书记合作,打造“庭院经济邮政小菜园”示范基地,联合市政府筛选出1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,统一技术培训、统一品控标准,让散装农产品变身“品牌货”。为提升服务质量,小组还推出“全流程SOP模板”,从宣传预热到售后回访实现标准化管理。通化邮政很多基层网点负责人都说:“青年团队手把手教我们运营社群,现在网点客户黏性显著提升,业务增长很明显。”
从“试点探索”到“全域开花”
2024年5月,吉林邮政与省商务厅联合开展新电商兴边富民系列主题直播活动;7月,吉林邮政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《农邮助力庭院经济壮大实施方案》。基于此,小组成员联合文旅部门推出“乡村文旅+邮政直播团购”活动,游客既能体验采摘乐趣,也能通过邮政直播间下单特产。“这种模式让农户增收,也让城市人爱上乡村。”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驻村第一书记伊学义为此举点赞。2024年,吉林邮政联合省商务厅开展新电商兴边富民系列直播605场,助农销售额达2400万元。
今年,小组瞄准更高目标——2025年开展团购活动500场,培育千名“社区团长”,打造“吉货出吉”项目品牌。